科技小院,大有可为
从2009年在河北省曲周县成立第一家科技尊龙凯时官方网站小院开始,目前中国农业大学已在全国牵头建立了139个科技小院,将实验室 搬 到田间地头,并和众多高校院所、科研机构形成了协同创新的良好局面。科技小院取得了什么成绩,收获了哪些成果?请看3个科技小院的故事。
大理古生村科技小院
云南大理洱海边,一群师生来自五湖四海,他们的 家 是古生村科技小院。
初来乍到,不是所有村民都认可科技小院。师生吃饭时,有村民趴在窗口盯着他们,一位村民更是直言: 你们来能帮我们做什么?
流经古生村后注入洱海的阳溪,是苍山18条溪水之一。守住绿水青山,洱海流域严控污染物排放。污染物从哪里来?不同季节、区域又有什么差异?搞清楚这些基本问题,保护洱海才有科学的依据。
我们沿着水系,设置了22个监测点,取样、记录、分析水质,摸清流域污染情况。 汤博文告诉记者。这位中国农大研究生,是科技小院面源污染研究小组的成员之一。
分析样品后,研究小组初步得出结论:看比例,古生片区村落污染占39% 51%,农田面源污染占35% 55% 后者比调查前预计的低。
洱海流域发展农业,一直受 高值不绿色、绿色不高值 的困扰。比如,一些蔬菜价钱好,但耗水耗肥,污染比较大;水稻等农作物污染小,但产值不高。破题之策,在于以需定肥、优化种植模式,让农业生产既生态又高值。
油菜是洱海流域重要经济作物。去年3月到科技小院后,中国农大博士后王康瞄准的,正是多用途油菜(菜薹)绿色生产技术。
油菜收获时节,王康差不多 长 在地里: 新模式施肥少了,菜籽产量高出一大截,还收获了菜薹。以水稻 油菜薹轮作为例,保守测算,亩产值超过1万元。
莴笋、蚕豆 更多绿色种植模式正在探索。 小院的实践证明,协同生态保护和农业发展可以兼得。 金可默难掩自豪。
去年10月首期培训班开班,科技小院的学生王冬梅记忆犹新:第一天来了30人,第二天只有1人。何故?讲得不接地气。他们一边调整内容,一边动员村民,第三天前来听讲的10位村民感到教得 有意思 。人越来越多,最后一场,课堂挤了60多人,有些农民从别的村子专程赶来。
组建白族刺绣工作室、科普水资源利用、入户宣传垃圾分类 瞄准乡村振兴,丰富多样的课题正在有序推进。
谈起在学校做基础研究、写论文,金可默说,在科技小院,看到自己的工作帮到了农民,学生也顺利成长,比论文刊出更有成就感。
学生们得到了多方面的锻炼。王明阳不善言谈,起初在展板前为参观者讲解时,紧张得发抖,嘴巴里蹦不出几个词。实践锤炼了自信,如今与农民、专家交流,她已经从容自如。
科技小院的师生基本全年无休。为更好推进下一步工作,今年 五一 ,他们带着问卷走村串户,了解项目的影响,查找存在的问题。
什么 大学问 ?
梨树科技小院
吉林省梨树县四棵树乡三棵树村,村头有一栋白色二层小楼,楼后成片的玉米地一眼望不到头。楼前小院的门垛子上, 科技小院 的牌子格外醒目。进进出出的,是一群农民打扮的年轻人。
做试验和示范,工作要比一般农户做得细致,这既是 种地 ,也是科研,需要更加用心。 沙野说。
我们的研究到底能不能用,怎样才能用好? 这个问题曾长期困扰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米国华。何不带学生去东北做玉米高产高效实践?当张福锁院士向他提议时,米国华欣然答应。这正中他的下怀:在生产实践中解答困惑。
竞赛吸引了上千人参与,米国华有了信心。不多久,6名研究生分别进驻四棵树乡三棵树村和小宽镇西河村开展调研、试验和农技推广,科技小院正式在这里 安家 。
困难没有难倒小院师生。农户不明白的技术细节,他们绞尽脑汁地用大白话解释;农户不相信出苗效果,他们就直接把示范田建在农民地里,让农户 眼见为实 。他们引进先进农机,建立了 条耕技术 ,使秸秆的覆盖免耕得到有效推广 春种到秋收,小院的师生工作在地里,吃住在村里。
2012年,高产示范户郝双带领本村农户开展规模化经营,小院为这家 双亮合作社 制定了种植技术规程和管理方案,当年就实现规模化种植110公顷,节约成本10%、平均增产25%,每户增收5000至8000元。
合作社、科技小院联盟,推动实现了技术服务全面化、技术应用规模化。
科技小院成了农户打开视野的窗口,也是科研部门调整研究方向、服务基层农户的窗口。 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说。
拿土地作 黑板 ,把作物当 教材 。14年来,梨树科技小院累计培训农民2.5万人次,技术推广面积3万多公顷。在此驻扎过的研究生完成毕业论文30余篇,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文章20余篇。科技小院还与县农技推广总站合作,将技术辐射至东北地区300多个合作社。
村民杨青云自主设计了简易式秸秆归行机,2016年申请专利,批量生产并投入使用;村民宋国峰不仅是一家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,还评上了省中级农技师的职称;村民在务农之余,还会来小院当实验员,打土钻、清洗扫描玉米根系,干起细活也不含糊 得益于科技小院,一批 科技农民 快速成长。
教授变 农民 农民变 教授
经过田间观察,李蕙指导吕志海调整麦苗养护方式。没过多久,麦田重现生机。
曲周科技小院是中国农业大学在全国建立的第一个科技小院。10多年前,张福锁和同事在曲周调研后,产生了强烈的共识: 上一代前辈治碱来解决粮食生产和安全问题;我们这代人,要探索农业高产高效、绿色发展的新路子。
只有技术深度融入农村,才能让农业大变样。
不能再住实验站了,必须住到农民中间去!
白天下地干活,晚上组织培训、传播农业技术。一批批来自中国农业大学、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的师生与曲周县农技人员一起,每年200多天待在科技小院。
10多年来,科技小院开发、引进了测土配方施肥、小麦玉米精播等25项技术。眼见着收成好了,农民打心眼里认可科技小院,一有问题就主动找师生们咨询。
与老百姓同吃、同住、同劳动,让教授变成了 农民 。科技小院制定了零距离、零时差、零门槛、零费用的 四零 原则,确保技术推广一对一、手把手、全覆盖。
师生们发现,只有让农民变成 教授 ,才能形成科技兴农的良性循环。通过培训,科技小院培养了一批技术型农民,提高了农业技术应用率。
第一次动员师生们下地时,张福锁讲了一个 实 字: 这个字像一个人头戴着一顶草帽 我们要下到地里,老老实实帮老百姓解决问题。
如今,这两个字成为科技小院的准则。
科技小院要做好,老师要带好头。他们言传身教,帮助学生扎下来、沉下去。
历经锤炼,老师对科技小院的学生刮目相看: 他们的眼睛是发光的。
同类文章排行
- 促进新消费模式持续壮大
- 新闻有观点丨本周人物:去往心之所向!
- 科技小院,大有可为
- 广州市新型研发机构协同创新联盟揭牌成
- 人造皮肤破损后可自行修复,有望造出有
- 阳光人寿海南分公司2023年客户节顺利开幕
- 数字转型要为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支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