尊龙凯时app-尊龙凯时官方网站

第十届中国技术史与技术遗产论坛在京举行

文章出处: 人气:发表时间:2023-07-24

 

7月21日—22日,中国科学尊龙凯时app技术史学会技术史专业委员会联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史分会等15家学术团体,在北京举行“第十届中国技术史与技术遗产论坛”。本届论坛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(以下简称科学史所)承办,来自清华大学、北京大学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、北京科技大学等近40家机构的150余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会议。

 ?

论坛报告。科学史所供图

7月21日上午论坛开幕,科学史所副所长(主持工作)、研究员关晓武,数据通信科学技术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徐祖哲,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教授Per H?gselius、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潜伟,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李晓岑,围绕传统工艺、计算机史、技术创新史、材料科学史主题分别做了大会报告。

关晓武谈到,在工业化与经济转型的背景下,传统工艺创新发展面临着手工技艺僵化,产品创新度不够,与日常生产生活脱节,传承体系不健全,传承人群断代等挑战,同时也迎来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,数字化、智能化等前沿新技术的助推,以及国际方面可能出现的极大需求等,推动传统工艺创新发展的新机遇。

徐祖哲指出,“两弹一星”工程和计算机是紧密联接的。1956年制定的“十二年科学远景规划”将计算机列入,“四项紧急措施”也包括计算机,计算机成为四大“国之重器”之一。“两弹一星”工程是一个组织严密的系统工程,从设计、制造、发射、试验、测控、故障分析,形成一个科学的整体,计算机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
潜伟介绍,中国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形成经历了金属材料、无机非金属材料、高分子材料等一系列不同学科的发展、分化、重组和整合,在欧美通识教育和苏联式专才教育模式之间切换,其正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有近四十年的历史;随着材料科学与材料工程的不断融合,学科内涵和所涉及领域不断丰富和拓展,学科专业知识体现出从宽广到细分又从细分到综合的规律。

论坛期间,还将进行传统工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、工业史与工业遗产、计算机史、物理学史与气象史、水利史与航运史、农业史与农业遗产、材料史与科技考古、科技创新史、军事技术史、科技传播史等专题分组报告。

据悉,中国技术史-----与技术遗产论坛发起于2008年,旨在突破学科壁垒、增进交流,推动中国技术史学科建设和学术交流,现已成为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。该论坛兼顾提高与普及,重视青年学者的成长,鼓励与国际学术单位或社团合作组织学术活动,邀请国外学者参与工作。

返回顶部